干洗衣物要到正規(guī)店 - 美萍干洗店管理系統(tǒng)
[日期:2008-06-04 ] |
來源: 作者:未知 |
|
一件絨毛背心,有的干洗店說該干洗,有的說該水洗 近日,記者拿著一件印有干洗標志的絨毛背心前往市區(qū)南壇某干洗店,先詢問此背心是否適合干洗。工作人員說她只負責收衣服,至于衣服該用什么方式洗滌,那要經過洗衣工廠師傅的判定。而另一間洗衣店的工作人員看了一眼絨毛背心后說,盡管這衣服有干洗標簽,但用水洗反而能達到更好的效果。如果顧客一定要干洗那也可以,但干洗后所出現(xiàn)的問題則由顧客承擔。
隨后,記者又分別詢問了市區(qū)下埔、江北的兩間干洗店,工作人員都未對衣物進行查看,但得到的結論卻不一致。有的說這衣服非得要干洗,水洗的話會出現(xiàn)縮水等問題;有的說隨便怎么洗都可以,他們會按顧客的要求辦,反正干洗和其他洗法價格一樣。聽到這各不相同的回答,倒讓記者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好了。記者在采訪時看到,大部分干洗店的工作人員在收接衣物時并未當場進行檢查,通常是顧客要求干洗,工作人員就按干洗處理! 「上礇]有統(tǒng)一收費標準,消費者應貨比三家 干洗一件衣物到底要花多少錢?不同的干洗店價格相差較大,通常是以大小件不同而論價。大衣干洗價格分別是15元、25元到50元不等。一個冬天下來需要送去干洗的衣物實在不少,消費者難免會從價格考慮而選擇收費較為低廉的干洗店,但又擔心洗衣質量得不到保障。記者從市物價局收費管理科了解到,目前我市干洗業(yè)由于市場競爭比較充分,所以并不屬于物價部門的列管范圍,收費實行的是市場調節(jié)價,沒有統(tǒng)一收費標準,店家可根據(jù)自己的服務標準自行定價。因此,消費者需要干洗衣物前,應學會貨比三家。干洗前要當面檢查衣物、認真填寫并保留好洗衣單 梁女士日前把大衣拿去干洗碰上了麻煩。新買的大衣在江北某干洗店干洗后,原來粉紅色的毛領變成紅一塊、黃一塊,但老板拒絕承擔責任。“本想把衣服洗干凈,沒想到花了錢還毀了衣服。早知道這樣就該找一家正規(guī)的干洗店。”梁女士無奈地說。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,部分干洗店開具給顧客的洗衣單上并沒有寫明萬一衣物出現(xiàn)質量問題該如何解決。有的店說到時會按洗衣費的10倍或20倍進行賠償,有的店認為經營多年還從來沒有出現(xiàn)過洗壞衣物的情況,因而也不存在著賠償約定的問題。 記者從市消委會了解到,近年來接到一些涉及洗衣業(yè)的投訴,其中大多是因為衣物被洗壞而要求店家賠償?shù)膫案,由于目前還沒有相關條例明確規(guī)定干洗衣物致?lián)p壞的賠償辦法,因此一般情況下出現(xiàn)糾紛只能由商家和消費者協(xié)商解決。市消委會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,衣物干洗前要先仔細看清楚衣物上的洗滌標簽,明確此衣物是否能干洗。其次要在交貨時當面認真檢查衣物,雙方確認有沒有存在瑕疵、污跡等情況,并詳細記錄在洗衣單上。此外,應選擇規(guī)模大、設施齊全、售后服務規(guī)范的正規(guī)干洗店,盡量讓店家在洗衣單據(jù)上注明雙方認可的保值金額,保留好相關憑證,以便在發(fā)生糾紛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